2008/10/15 From: 陽江十八子
今年的10月9日(農歷九月初九),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。
中國古代崇尚“陰陽”學說,連數字也以陰陽來劃分。《易經》以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為陽數,二、四、 六、八、十為陰數,且以陽數為尊。古人還以為,月、日的同一陽數相重更為吉利。因此,以重陽之日為節的傳統節就有五個:即正月初一大年節(春節);三月初三上已節;五月初五端午節,七月初七乞巧節;九月初九重陽節。一年之中有五個重陽日,把九月初九獨稱重陽節,是因為九是最大的陽數,“而日月并應,俗嘉齊名,以為宜于長,故以享宴高會。”兩九相重是一個長久之數,故將此節名為“重陽”,也稱“重九節”。
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。據說東漢費長房身懷絕技,精通追術,收一弟子名桓景。一天,費長房對桓景說:“九月九,你家將大禍臨頭。”桓景聽了,嚇得面如土色,不知所措;跑在師傅面前請求指點避難密經,費長房將桓景扶起,對他說:“徒兒莫慌,師傅自有妙解。”他接著說:“九月九,你領家人登上高處,飲菊花酒,即可消災。”桓景照著去做了。晚上回家果然見家里的牛羊雞狗全死光了,家人卻躲過了這場災唯。這件事不喧而走,人們認為登高可以去災避難,以后每年的九月初九這一天,家家戶戶都要外出爬出登高遠足,重陽登同遂成風俗。
1986年,根據我國老年問題委員會的建議:中國決定將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定為“中國老人節”。